一、前言
白沙县广播电视播控中心大楼
(一)媒体基本情况
白沙黎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12月25日挂牌成立,为县委直属正科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归口县委宣传部管理,由原白沙广播电视台和白沙新闻宣传和网络信息中心合并组建。
现有本地综合广播频道FM92.0和电视综合频道各1套,转播节目有广播节目3套、电视节目16套,共21套节目;在全省率先试行的应急广播系统收听站点共有830余个,覆盖到了行政村和自然村一级。新媒体平台有“i白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等,实现线上多个平台和端口统一报道、统一发声,并与南海网、白沙各政务窗口平台互通、共享数据。
(二)社会责任理念
白沙融媒体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快媒体融合改革步伐,积极履行媒体社会责任,认真做好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点部署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推出高质量有特色的宣传作品,打造更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新型主流融媒传播平台。
(三)获奖情况
《向幸福出发》获得第三十三届海南新闻奖
“我为白沙绘蓝图”专题专栏入选海南正能量网络精品奖
白沙融媒体中心在2023年10月至11月获得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市县供稿一等奖;《白沙牙叉:迎春报喜话增收》获得海南省“新春走基层”优秀作品;选送作品《向幸福出发》获得第三十三届海南新闻奖三等奖;《我为白沙绘蓝图》专题专栏入选海南正能量网络精品奖,被推荐参评2023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持续优化《白沙两会会客厅》宣传品牌,县“两会”期间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专访30余人次,有效地对外展示了白沙一年的工作成绩和亮点,得到了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政治责任
(一)政治方向
“i白沙”客户端开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白沙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守护“未”,白沙在行动》《“4.13”五周年,白沙践行嘱托》等专题专栏。
2023年,白沙融媒体中心将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省县“两会”“4·13”五周年、乡村振兴、未成年人“护苗”行动、元旦、春节、“三月三”等重大主题和重点工作,在中心各平台上先后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白沙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守护“未”,白沙在行动》《“4·13”五周年,白沙践行嘱托》等专题专栏,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断加强主流媒体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特别在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白沙融媒体中心以“蓬勃兴起自贸港”为主题,精心组织开设“4·13”五周年专题专栏,设计主题海报,策划新闻稿件10篇、短视频3个,转发海南自贸港《奋楫扬帆海之南——海南自贸港建设纪实》等稿件15篇,总阅读量近10万;并筹划《看得见的幸福》专题,制作发布稿件《“4·13”五周年|五年来白沙生态、乡村振兴、旅游、营商环境都发生了这些变化→》《“4·13”五周年|白沙:乘自贸港建设东风启高质量发展新程》等,集中展现5年来白沙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就,展现了白沙群众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收获的幸福感,并激励人们为促进白沙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舆论引导
1.引导社会热点
白沙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官方媒体平台党性原则,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省县“两会”“4.13”五周年、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护苗行动、“三月三”等重大主题和重点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强主流舆论,弘扬主旋律,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黎乡文化》《看得见的幸福》《乡村振兴在白沙》《我为白沙绘蓝图》《山城印象》《守护“未”来白沙在行动》《4·13五周年白沙践行嘱托》《生态环境“红黑榜”》《聚焦白沙两会》《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等20多个专题专栏,第一时间发布重要通知、通告及政策,及时宣传各级各单位工作进展和成效,突出宣传我县先进典型,不断加强主流媒体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为白沙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i白沙”客户端开设《黎乡文化》《看得见的幸福》《我为白沙绘蓝图》《山城印象》《守护“未”来 白沙在行动》《生态环境“红黑榜”》《聚焦白沙两会》《巩固国家卫生县城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等20多个专题专栏
2.注重改进创新
白沙融媒中心坚持媒体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原创短视频内容制作,全年在“白沙新闻在线”视频号、“绿韵白沙”抖音号等短视频账号发布短视频704条。《共话文旅发展,白沙旅文局局长孙冰:我在茶乡等你来》等多个原创短视频作品阅读量过万,其中《应届毕业生王晶晶:因同学是白沙人而报名白沙,希望能为白沙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阅读量超16.8万;《今年白沙“三月三”都有哪些精彩活动,让我们一起抢先看》访问量达50万+,转发量达2万+,作品覆盖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制作科普微动画《电信诈骗微动漫》《禁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民生科普动画33个
同时,新媒体产品持续推陈出新,制作科普微动画《电信诈骗微动漫》《禁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民生科普动画35个;制作音频朗读短视频节目《夜读汇》达22期;还结合时政、节日节庆、禁酒环保等主题内容,设计制作新闻海报、有声海报等203篇,探索推出“一图读懂”《跟着非遗看白沙》H5条漫等海报新形式,丰富了白沙融媒作品载体。
“一图读懂”《跟着非遗看白沙》H5条漫部分节选
(三)舆论监督
1.批评性报道
白沙融媒体中心推出《生态红黑榜》专栏,以报道促改进,选派记者跟随有关部门深入一线,把镜头对准群众广泛关注的生态环保领域,报道了《生态环境“红黑榜”|白沙扬尘问题仍然突出,大气改善工作任重道远》《生态环境“红黑榜”|白沙部分项目工地选择性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存在较大污染隐患》《生态环境“红黑榜”|影响的既有空气质量也有民生无休止的路面扬尘何时能得到根治》等新闻,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而形成“全员动员、全民参与、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2.调查性报道
白沙融媒体中心对舆论信息反应迅速,及时澄清谬误。2023年8月,针对“日本排放核污水,导致盐荒”等公众广泛关注信息,及时开展调查后,通过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布《白沙黎族自治县致广大消费者和有关经营企业的告知书》《食盐储备供应充足!中盐集团发布最新声明》《日本排放核污水,我们需要囤盐吗?》等稿件,在短时间内澄清消除群众恐慌和不安。
(四)对外传播
2023年,通过积极与央媒省媒主流媒体做好新闻对接,加大白沙亮点新闻挖掘,策划了一批传播效果好、有深度广度的高质量新闻作品,对外讲好白沙故事取得良好成效。短视频专题《一分钟知非遗|黎族智慧渡水腰舟》《云端·白沙》等5部作品被央视、新华网、文化和旅游部“文旅之声”等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展播,全网展播量突破600万;制作的《乡村振兴在白沙》系列短视频等作品以及《这个钱该不该挣》护苗短视频作品,作为优质作品报送至上级单位;在新海南客户端海南号平台“白沙融媒”官方账号获得5月优质原创稿件第一,其中作品《白沙打安兰花飘香海外》报道文章不仅获省媒多个平台转发,还被编译成英文版、俄文版发到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平台。
《白沙打安兰花飘香海外》报道文章不仅获省媒多个平台转发,还被编译成英文版、俄文版。
三、阵地建设责任
(一)融媒体矩阵
白沙融媒体中心现有媒体矩阵下共12个平台账号(频道)。其中微信公众号账号名称为“白沙融媒”和“白沙融媒体中心”,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账号名称均为“白沙融媒”,抖音账号名称为“绿韵白沙”,微信视频号账号名称为“白沙新闻在线”,手机新闻客户端App名称为“i白沙”,小红书账号名称为“白小沙”,快手账号名称为“白沙融媒”,电视频道呼号为“白沙黎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DS-32频道),广播频道呼号为“白沙黎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92.0),以及白沙应急广播,实现了“融合发展多元传播”宣传格局。
白沙融媒体中心现有媒体矩阵部分平台账号二维码
(二)融媒体报道
2023年白沙融媒体中心通过广播、电视、客户端、公众号、抖音等“融媒矩阵”播发新闻报道12859条次,总阅读量超1000万+,获得海南正能量网络精品奖1件,获得第三十三届海南新闻奖三等奖1件;记者团队荣获海南省“新春走基层”先进集体;主题教育宣传报道7次登录海南新闻联播;《云端·白沙》等5部作品荣获央视、新华网、文旅部“文旅之声”等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展播,并被写进县委全会工作报告;持续优化《白沙两会会客厅》品牌栏目,得到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完成“白沙两山平台”在“i白沙”客户端的嫁接推广展示,融媒矩阵“新闻+政务+商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历史上首次自主实现体育赛事活动的全程直播,融媒矩阵作用进一步凸显,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新突破。
(三)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白沙融媒体中心开通小红书、抖音号、微信公众号、快手号等新媒体平台账号
白沙融媒体中心坚持做好主线宣传报道,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创新型、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讲好白沙故事。2023年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前往全县职能部门开通“订阅号”账号,为各单位搭建起一条政务宣传信息发布平台,累计开通“订阅号”单位达70个。并增设“i白沙客户端订阅号今日优稿”栏目,展示全县优秀政务宣传信息稿件。同时,持续扩大优质传播矩阵,正式进驻小红书平台,注册“白小沙”小红书号,定位种草白沙美食、非遗文化、民族歌曲、人文景观等地域民生生活内容发布,推进用户群体的扩展,增强渠道覆盖。目前“i白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今日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账号运营稳定,“白沙融媒”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增至44879人,“i白沙”客户端粉丝数13424人;抖音号粉丝5647人,视频号粉丝5213人,覆盖了不同特点的受众,形成了全媒体传播格局。
四、服务责任
(一)信息服务
白沙融媒体中心坚持“新闻+政务+服务”的理念,利用大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资源,聚合了本地化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等内容,群众可以通过“i白沙”客户端进行社保、公积金查询,违章查询、缴纳话费等,为全县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使“i白沙”客户端打造成“指尖上的政务中心”。
“i白沙”客户端平台提供一站式移动互联网综合服务
(二)社会服务
聚焦县“两会”,将《融媒会客厅》打造成群众“连心桥”。在2023年白沙“两会”期间,创新宣传方式,把新闻演播室模式“搬”到会议现场,第一时间全方位、广角度、多平台传递县“两会”声音。开通了《代表“心”声》《两会访谈间》特别访谈节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畅谈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等群众关心的话题和热点问题;通过图文、视频网络直播、嘉宾访谈等全新的方式,及时、准确、全面地呈现白沙“两会”动态。经统计,共计推出《代表委员之声》《两会会客厅》《政协委员风采》《两会小知识》等短视频41条、新闻23篇,短视频总浏览量达37.6万人次,新媒体产品总浏览量达41.68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白沙融媒体中心推出《代表委员之声》《两会会客厅》《政协委员风采》《两会小知识》等短视频。
(三)公益活动
1.刊播公益广告
白沙融媒体中心全面提升融媒新闻海报质效,扩大海报主题范围,即时截取典型瞬间,突出重要讲话信息点、摘编重要发布内容、宣传典型人物等工作,设计“一图读懂”“一句话”等新闻海报,还将时政、民生、纪念日、节日节庆、赛事活动、主题宣传、好人好事等诸多主题纳入设计内容,在质量上突出简约、冲击力强的视觉效果,以直观简洁的文字符号及图像设计,达到快速传播好新闻的目标,2023年以来共设计“一图读懂”2篇,新闻海报208篇,受到了一致好评。
2023年度刊载的公益广告(部分)
2.助推乡村振兴
白沙融媒体中心发挥媒体优势,从独特的山兰旱稻、白沙绿茶等知名农业产业入手,开设《乡村振兴》专题,全年刊发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关稿件达457条次,其中《产业兴农品牌强农!增加生产线扩大产量把白沙峨剑岭手工绿茶销到全国各地》《山城姑娘家门口的“电商经验”》《“两山”实践|可喜可贺!!!打安兰花飘香海外》《白沙:特色农产品搭上“白沙良食”品牌快车打造县域公用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等稿件总阅览量达6万人次。同时,运用新媒体宣传手法,精心策划制作短视频、网言网语等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传播方式,深入田间地头报道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群众奋斗新征程的好做法、好成效,创作了一批农业产业发展的精品作品,累计完成《产业兴农品牌强农白沙农产品品牌农业微访谈》专题短视频27部、《乡村振兴在白沙》专题短视频12部,增设《乡土白沙》栏目,制作节目15期,进一步提高了白沙品牌知名度,并通过致富案例,切实激励了全县群众发展创业的决心,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树立了信心。
《打安兰花 飘香海外》 海报
五、人文关怀责任
(一)民生报道
2023年以来,白沙融媒体中心发力民生服务建设,民生服务岗记者深入全县民生领域挖掘民生新闻信息,策划民生报道。制作医疗、交通、教育、就业等民生新闻报道83篇,制作天气预报、就业信息、胶价、菜价等民生资讯140条,制作“护苗专项行动”“人才引进政策”等微动画35个,制作《温情执法“巩卫创文”新标杆》等爆款短视频,社会关注度高、反响较好。其中《为民办实事|白沙“营养餐计划”:学生吃得“营养”“安全”》《“为民办实事|白沙每周“点对点”专线接送让山区学生“学途”无忧”》等10篇图文报道被海南日报采用刊发,有效地提升了民生报道的覆盖力和影响力。
“白沙融媒”微信公众号制作天气预报、就业信息、胶价、菜价等民生资讯
(二)灾难和事故报道
白沙融媒体中心正确及时做好灾害和事故等突发事件报道,坚持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把群众利益、受难者利益和社会效果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为妥善处置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023年开设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专栏,发布了《安全生产丨白沙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白沙部署台风“泰利”防御和防汛防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白沙:举办防震减灾应急科普知识进乡村宣传活动》《第34个国际减灾日,这些防灾减灾知识请牢记!》《防溺水!白沙出实招小竹竿变身“救命竿”》等新闻报道,积极传播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受众应对灾害的能力。
(三)以人为本
白沙融媒体中心丰富自有媒体平台内容,开通了《生态环境红黑榜》《白沙每日工作动态》《科普天地》等专栏,广泛宣传六水共治、疫情防控、节能宣传、防止溺水、传统文化等知识。
“i白沙”客户端开通了《科普天地》等专栏
六、文化责任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引导社会各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白沙融媒”微信公众号、“i白沙”客户端开设《我们的中国梦》《有声海报》等专栏,宣传模范家庭、好人好事等,用榜样的力量倡导文明新风,丰富群众文明素质活动内容,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白沙”客户端开设《我们的中国梦》《有声海报》等专栏
(二)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营造浓厚的优秀文化和民族文化氛围。通过“i白沙”客户端开设《网络中国节》《馆藏文化》专栏,在传统节日期间推出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大力展示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展示展演的黎锦技艺、黎族双面绣制作等各类非遗成果,让群众沉浸式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传递的精神力量。2023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三月三”“五一”等节日期间集中开展宣传报道,推出凸显有关传统节日的主题图文等159篇,转播《跟着非遗看海南》黎族篇章10期,制作播出《跟着馆藏文物看白沙》16期为线上营造了良好文明的精神氛围。
“i白沙”客户端开设《网络中国节》《馆藏文化》专栏
(三)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2023年,白沙融媒体中心推陈出新制作科普动画小视频。将既有新闻宣传素材进行加工再创作,丰富融媒传播手段,给受众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更有代入感,提升媒体融合的应用能力。制作发布《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海南白沙》《解读!白沙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海南白沙》等民生科普动画35个。平台还开设了《科普》《普法》《“两山”平台》等专栏,广泛宣传安全教育、节能宣传、防火宣传、防止溺水、传统文化等知识。
“i白沙”客户端开设《“两山”平台》等专栏
七、安全责任
(一)安全播出基本情况
2023年以来,白沙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完成每天广播电视、应急广播安全播出任务,完整转播重保期元旦、春节、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亚运会等时间段中央节目,其中完整转播电视中央一台晚间19点整《新闻联播》的延长播出共18次,央广中国之声6点30分《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延长播出23次,较好地完成广播电视安全播任务。
同时,高度重视各项保障措施落实,从部门管理、设备设施维护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例行开展发射台、播出机房等重点场所巡检以及主要设备检修,完成发射台监控摄像头、发射台设备设施雷击后检修维修,完成UPS电源蓄电池、机房切换器设备维修更换,配合县防雷所完成2023年防雷检测,安装完成消博会期间网络安全防护监管,落实每日例行向省监管网平安报告。并在省旅文厅的支持下,安装了调频广播N+1备份发射系统,完成对值班人员开展了调频广播N+1备份发射系统使用培训。
(二)完善安全播出制度
安全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建立了《后审读制度(试行)》,强化刊后信息管理。动态更新《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修订了《白沙黎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从业人员入职教育培训及考核奖惩制度》《白沙黎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7×24小时值班制度》,目前,建立完善的互联网账号发布以及审核检查制度,切实保障内容安全以及播出安全。
(三)健全应急预案
强化安全播出责任,建立健全了《综合防控预案》《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及时开展制度预案的学习,并组织人员开展实操演练,加强了关键岗位的保障力量,确保各项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八、道德责任
一是依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严格执行采编从业人员和所有采编环节的行为规范,杜绝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损害媒体公信力、影响力的行为发生,并且规范稿件来源,尊重知识产权。
二是严格落实党管媒体的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狠抓作风建设和流程管理,贯穿到所有采、编、发环节中,强化内容生产质量和专业性。
三是严格遵守新闻采访规范,畅通各种平台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一)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维护采编人员依法采访权利,为一线记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二)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严格履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与从业人员签订用工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落实从业人员法定假期和各类带薪休假等。进一步完善采编量化考核体系,不断优化采编量化考评机制和流程,调动一线采编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三)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切实履行新闻记者证申领、发放、使用和管理责任,及时收回离职离岗等采编人员新闻记者证并按要求办理注销手续。
(四)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2023年组织内容管理从业人员参加全省新闻战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海南省广播电视通联业务第七届培训等省、县培训16期,参训人数达44人次。特别是2023年3月由中心主要领导带队,共组织14人参加了省委网信办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22年海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培训班。2023年来获得新闻记者证人员达15人,获得海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培训班结业证书16人,持正比例有效提高,加快促进从业人员培训资质全覆盖。
十、合法经营责任
白沙融媒体中心目前没有经营业务,同时,严禁采编人员从事广告经营活动、承接经营任务。
2023年,白沙融媒体中心未出现被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理、通报批评的情况。
十一、后记
(一)回应
针对白沙融媒体中心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2项不足之处,积极改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3年中心舆论引导水平和宣传报道质量进一步提高,媒体深度融合成果进一步拓展深化,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提升。
(二)不足
一是专业人员数量和专业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素养突出、技术能力过硬的全媒体人才不多,对采编一线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日常学习教育和走出去引进来力度不够。
二是线上宣传阵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现有新媒体矩阵受众数量和宣传作品阅读量需进一步做大做强,“i白沙”客户端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能力还不够。
(三)改进
一是筑牢新闻宣传舆论阵地。增强“新闻+政务+服务”功能。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媒体服务上下功夫,发挥“i白沙”客户端平台阵地作用,注重平台新闻和政务信息服务,提供更具有吸引力和价值的信息内容,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夯实平台阵地管理,抓牢阵地基础。
二是持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以及民生领域,继续做好各载体平台的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同时,在政务服务、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快推进原创行动,策划制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扩大宣传的覆盖面,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讲好对外宣传的白沙故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